Calling, Value, Fortress

Luba Lukova 與她的設計


請容我借用馬來西亞平面設計師 Joseph Foo 在一場演講中提出的概念「Calling, Value, Fortress」作為標題。

一隻象徵和平的碩大白鴿在湛藍的空中翱翔著,但白鴿怎麼是由飛彈、戰機、軍人所組成啊⋯⋯

這是我初次看到 Luba Lukova 的作品〈和平〉(Peace) 時的反應;幾天後我入伍服役,每天接受扭曲價值觀的精神凌遲,而這張海報成了我那四個月以來的精神支柱。

Lukova 透過這張海報質疑當代政治會不會是靠著發動無數戰爭來營造和平的幻象?這組令人聯想到聯合國會徽的配色和強烈衝突的元素組合,使〈和平〉成為 Lukova 最為知名的作品之一,或許有人對此感到困惑、或許有人感到不以為然,但這就是 Lukova 的目的:開啟觀者思考社會議題的動機,激發人們對話的可能。

Designing Justice, 2019, Garden 91, Taipei
Luba Lukova,〈和平〉(Peace),101.6 × 152.4 cm,2001 年。

現今長住紐約的藝術家 Luba Lukova,誕生於 1960 年代共產黨執政下的保加利亞,人民普遍籠罩在無故沒收財產、隨時可能爆發戰爭、思想箝制等各式恐懼中。

但 Lukova 受到身為畫家的祖母啟發,從小就勵志以繪畫作為一生志業,成長經驗中的壓迫不停刺激她思考人類存在的核心價值,這些信念都化作了她創作的動力。由於保加利亞和希臘有緊密的文化連結,描繪神話史詩故事的古希臘陶瓶畫上的人物造型與色彩對比更深深吸引她的目光,線條生動但簡約的人體造型成為她作品一貫的特徵。

自保加利亞國立美術學院畢業後,Lukova 的第一份工作即是擔任當地劇場的平面設計師。因此她特別關注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試圖以面向大眾為主的海報創造能促進社會對話的空間。

1990年代蘇聯解體,Lukova 因緣際會下前往美國發展,與《紐約時報》展開長期合作。如何透過圖像回應多元的當代議題成為她重要的靈感來源,充滿張力的作品逐漸確立了她在國際平面設計圈的地位。

Luba Lukova, Posters for Living House、La Mama
Luba Lukova 為 Living House、La Mama 等劇場設計的海報。

手繪圖像是 Lukova 最能精準掌握的語言。如同其他善於透過文字撰寫社論新聞的人們一樣,她擔憂美國甚至國際社會中的衝突對立可能引發的悲劇。但她深信「圖像才是人類共通的語言。」

她從議題中思考引發對立的因素,將它們化為充滿戲劇性而精準的視覺語彙,展現對世界的關懷、藝術能改變社會的堅定信念。

以 Lukova 於 2003 年美國出兵伊拉克時設計的海報〈對談〉(Dialogue) 為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眉頭稍皺的兩人仰頭張著大嘴,似乎想和對方表達什麼,接著我們注意到襯托橘色人物的黑色背景狀似核爆產生的蕈狀雲,最終發現小小的一行白字:「戰爭不是答案」(War is not answer)。

儘管 911 恐怖攻擊事件在許多美國人心裡烙印下巨大的陰影,她仍不停止質疑戰爭怎麼會是其中一個解答?

Lukova 運用高飽和度的色彩和粗獷的線條主導整幅海報的敘事語言,強烈的情感渲染令人聯想到表現主義畫家與畢卡索的作品,但仍能看出是源自對古希臘陶瓶人物畫的迷戀。諷刺與幽默感十足的圖文組合不僅試圖邀請觀者隨著構圖安排一同思考戰爭的必要性,或許也讓身處臺灣惡劣政治環境的人們心有戚戚焉。

這大概就是Lukova作品的魅力所在——儘管作品主題緊扣當代思想與事件,卻透過刺激討論而非政治宣傳 (propoganda) 的煽情露骨手段處理,觀者總能以其所處的文化脈絡與時空進行詮釋與回應。

Luba Lukova. war is not the answer. 2003.


5 月 27 日到 7 月 7 日這段期間,Luba Lukova 的原版海報以「專為正義而設計」(Designing Justice) 為題,在陽明山上的藝文空間 Studio 94 展出,所有海報皆是由美國普拉特藝術學院 (Pratt Institute) 特別印製,飽和的色彩對比深沉的黑色油墨,巨幅尺寸凸顯了藉由玩弄古希臘風格的線條與色彩呈現出的正負像 (positive / negative image) 效果,同時彰顯藝術家想傳達的情感訊息。

Design for justice, 2019. Studio 94, Taipei.



Image is universal language.


Design for justice, 2019.
Studio 94, Taipei.


Luba 來的這十天,除了展務工作和深刻討論,我們也製作了充滿幽默感的警語告示,在台北亂晃就為了買到台式生活中的日常用品。一起去故宮看張大千的展,她毫不猶豫地拿起體驗區的毛筆亂撇⋯⋯

作為臨時展覽小幫手,我深深地感受到她對藝術寄予厚望,深信幾近過時的人文主義精神與享受生活的幽默感。

The posters are very hot! Do not touch them


這次展覽嘗試透過空間、燈光等安排凸顯 Lukova 作品中的〈劇場–對比〉視覺語彙,多場講演活動則希冀將藝術家的作品透過臺灣社會中的多元聲音詮釋。

展覽與講演互為表裡,而統合兩者的主調是溫柔和對話,也是當今社會最為需要的。 此外,首先將公平貿易概念引入臺灣的社會企業「生態綠」(OKO green) 也於展場免費提供公平貿易黑咖啡,希冀我們都能為社會盡一份心力。

對我來說,這是場嘗試將觀眾變成參與者的展覽。

Luba Lukova. Designing Justice, 2019.
Studio 94, Taipei.